羁縻
词语解释
羁縻[ jī mí ]
⒈ 亦作“羁靡”。亦作“羇縻”。系联。束缚;控制。拘禁。指羁縻州。笼络;怀柔。亦作:羁靡羇縻。
引证解释
⒈ 亦作“羈靡”。亦作“羇縻”。
⒉ 系联。
引《汉书·郊祀志下》:“方士之候神入海求 蓬莱 者终无验……天子犹羈縻不絶,几遇其真。”
颜师古 注:“羈縻,繫联之意。马络头曰羈也。牛靷曰縻。”
⒊ 笼络;怀柔。
引汉 司马相如 《难蜀父老》:“盖闻天子之牧夷狄也,其义羈縻勿絶而已。”
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其慕义而贡献,则接之以礼让,羈靡不絶。”
《旧唐书·徐坚传》:“坚 以蛮夷生梗,可以羈縻属之,未得同华夏之制,劳师远涉。”
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喇嘛效顺最早,而其术盛行东土,又夙为 蒙古 诸部落所崇信,故优礼彼教政,以羈縻外藩。”
清 龚自珍 《对策》:“臣考 三代 之于荒服,羇縻之而已。”
⒋ 束缚;控制。
引三国 蜀 诸葛亮 《答法正书》:“文法羈縻,互相承奉。”
唐 高适 《奉和鹘赋》:“嗟日月之云迈,犹羈縻而见婴。”
清 恽敬 《三代因革论二》:“古者洪荒之世……政刑未备。羈縻所及,大者百里而已。”
⒌ 拘禁。
引宋 文天祥 《<指南录>后序》:“予羈縻不得还,国事遂不可收拾。”
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授诀》:“朕见他是个有用之才,不忍加之屠戮,羈縻在 洞庭 东海 之间。”
⒍ 指羁縻州。参见“羈縻州”。
引唐 皮日休 《忧赋》:“是以先王谓之荒服,后嗣谓之羈縻。”
宋 欧阳修 《<五代职方考>序》:“唐 之封疆远矣,前史备载,而羈縻寄治虚名之州在其间。”
国语辞典
羁縻[ jī mí ]
⒈ 縻,系牛的绳索。羁縻引申为牵制、维系。
引《史记·卷二五·律书》:「故偃武一休息,羁縻不备。」
《汉书·卷六一·张骞传》:「大宛以西皆自恃远,尚骄恣,未可诎以礼羁縻而使也。」
近笼络
反放纵 斥逐
※ 羁縻的反义词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。
相关成语
- yǔ yán语言
- lǐ bù里布
- chéng lǐ rén城里人
- zhuāng yuàn庄院
- tuī lǐ推理
- bù shí不时
- yóu guāng油光
- gāo kōng zuò yè高空作业
- bǎo shí饱食
- tǐ mào体貌
- jī shí基石
- dǎ shāng打伤
- chuán jiàn船舰
- jué duì绝对
- tiān píng天平
- dāng jīn当今
- tóng xué同学
- bù qǐ不起
- jiào dū教督
- zhèng zhèng qì qì正正气气
- tè yuē特约
- shàng jì上计
- qì xiàng气象
- dōu jiāng都将
最近反义词查询: 入学的反义词(退学) 如期的反义词(延期) 唯物主义的反义词(唯心主义) 和平的反义词(战争 猛烈) 麻痹的反义词(警惕) 亲近的反义词(嫌弃 疏远) 存款的反义词(提款) 推广的反义词(收束) 常数的反义词(变数) 封闭的反义词(介绍 开放 打开) 主体的反义词(客体) 生长的反义词(消灭 枯萎 消亡) 十全十美的反义词(美中不足 百孔千疮 一无可取 金无足赤) 干涸的反义词(润湿) 做声的反义词(沉默) 房东的反义词(房客) 莫名其妙的反义词(恍然如悟) 背光的反义词(向光) 聚精会神的反义词(心不在焉 魂不守舍) 起来的反义词(躺下) 动手的反义词(住手 停工 罢手) 隐约的反义词(明显 清楚 分明) 全力以赴的反义词(三心二意) 勤奋的反义词(懒惰 怠慢 懒散 懈怠 散逸) 出版的反义词(停刊)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