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将仇报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将:拿;把;报:报答。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。形容忘恩负义。
出处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0卷:“亏这官人救了性命,今反恩将仇报,天理何在!”
例子亏这官人救了性命,今反恩将仇报,天理何在!(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十)
基础信息
拼音ēn jiāng chóu bào
注音ㄣ ㄐ一ㄤ ㄔㄡˊ ㄅㄠˋ
繁体恩將讎報
正音“将”,不能读作“jiàng”。
感情恩将仇报是贬义词。
用法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同以怨报德。
辨形“恩”,不能写作“思”。
谜语打渔杀家
近义词忘恩负义、以怨报德
反义词以德报恩
英语requite kindness with enmity
俄语платить злом за добрó
日语恩を仇(あだ)で返す
德语eine Wohltat mit Undank lohnen(Gutes mit Bǒsem vergelten)
法语rendre le mal pour le bien(ingrat)
字义分解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天经地义 | 经:道;原则;义:正理。绝对正确;不能改变的道理。比喻理所当然;不可置疑。 |
大名鼎鼎 | 鼎鼎:声威盛大的样子。 |
水至清则无鱼 | 水太清,鱼就存不住身,对人要求太苛刻,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。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,就不能团结人。 |
高耸入云 | 耸:直立,高起。高高地直立,直入云端。形容建筑物、山峰等高峻挺拔。 |
嫁狗随狗 |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。 |
过了这个村,没这个店 | 比喻机会难得,机不可失。 |
以小见大 |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;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;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。 |
自强不息 | 自觉地努力向上;永不停步。息:停止。 |
来踪去迹 | 踪、迹:脚印。来去的踪迹;指人、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溢于言表 | 超出言语以外。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。 |
不得而知 | 得:能够。无从知道。 |
危急关头 |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,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。 |
不到黄河心不死 |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。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。 |
识字知书 | 谓有文化知识。 |
困而不学 | 困:困惑,不明白。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。 |
光前裕后 | 光前:光兴前业;裕后:恩泽流传及子孙。指增光前代;造福后人。形容功绩显著。 |
令人满意 |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 |
流里流气 | 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。 |
通俗易懂 |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 |
心烦意乱 | 心情烦躁;思绪纷乱。形容内心烦闷焦躁。烦:烦躁;意:心绪;心思。 |
错落有致 | 致:别致;有情趣;错落:参差交错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;但却极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断织劝学 |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 |
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一刹那 | 刹那:梵文ksana的音译。指十分短促的时间。 |
出师不利 | 师:军队。利:顺利。出战不顺利。形容事情刚开始,就遭受败绩。 |
更多成语
※ 恩将仇报(恩將讎報)的意思 由现代汉语词典提供查询支持。